2025年7月16日,星巴克中國連續第三屆亮相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以升級的參展規模,圍繞“扎根中國 鏈創未來”的主題,彰顯深耕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長期承諾。展臺上,星巴克攜手戰略合作伙伴遠景,全面展現全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創新實踐,持續引領中國咖啡行業的綠色轉型。星巴克即飲業務也首次登陸鏈博會展臺,通過展示本土化供應鏈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成果,向行業傳遞“中國模式”下的品牌價值升級范本。

星巴克展臺設計獨具匠心,以可持續咖啡的誕生之旅為靈感,串聯起“從生豆到咖啡”的綠色旅程。展臺處處彰顯可持續理念:入口處搖曳的咖啡樹指引著觀眾一探究竟,而星巴克在綠色供應鏈、烘焙、物流及綠色門店等全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則通過豐富的多媒體形式向中外來賓生動呈現。值得一提的是,展臺核心位置的咖啡吧臺采用環保材質與模塊化設計,可如“積木”般組裝拼接。未來,吧臺可在拆卸后在其他門店繼續循環使用,切實體現星巴克可持續零售的理念和創新。
星巴克連續三年亮相鏈博會,每屆都會呈現突破性成果。首屆展會上,星巴克呈現了 “從生豆到咖啡”垂直產業鏈在中國市場的完整落地;第二屆,在云南咖啡香的縈繞中,生動展現星巴克賦能云南咖啡產業發展的重要成就;今年,星巴克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價值,攜手全球領先的新型能源系統企業遠景,共同構建可持續供應鏈網絡,為中國咖啡行業樹立綠色發展新標桿。這充分彰顯了星巴克扎根中國市場、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從豆到杯”的可持續旅程
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26年,始終踐行“對環境回饋多于使用”的承諾,與咖農、供應商、門店伙伴、顧客、綠色能源伙伴一起,共同為實現一杯可持續咖啡而努力。從生豆到咖啡,星巴克將點滴的綠色努力融入咖啡旅程的每個環節。在云南原產地,星巴克關注種植生態,攜手咖農踐行綠色種植;在昆山咖啡創新產業園,星巴克建造全球最綠色節能的生產和物流中心,持續優化綠色烘焙與供應網絡;在全國的星巴克門店,咖啡師將咖啡醇香化為綠色動能,使用可降解吸管和直飲杯蓋,推行自帶杯優惠制度等,攜手顧客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此外,星巴克在業內率先推出嚴格的綠色門店認證體系,并實現綠色門店100%采購綠色認證的電力。
綠色供應鏈

作為綠色發展踐行者,星巴克深知一杯可持續咖啡的實現,需要全價值鏈伙伴的共同努力。研究表明,全價值鏈約70%的碳排放來自上游供應商。為此,星巴克攜手全球領先的新型能源系統企業遠景,聯合供應商伙伴結成減碳聯盟,凝聚全鏈綠色力量,打造面向未來的可持續供應鏈。
未來,星巴克將通過“方舟能碳管理數字化系統”,對眾多核心供應商及數千個產品進行產品碳足跡測算,完整體現星巴克價值鏈(即范圍三)的碳排放,并定制針對性解決方案,依靠嚴格的目標管理體系持續優化減排路徑。
目前,該平臺已覆蓋星巴克自身運營,并在部分供應商進行試點。未來三年,該平臺將覆蓋所有直接采購和重要間采供應商,測算數千個品項的完整碳足跡,并定制減碳路徑。通過與供應商伙伴形成減碳聯盟,星巴克致力于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穩步推動供應鏈的綠色轉型,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樹立典范。
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與綠色物流

2023年9月,總投資15億人民幣(約2.2億美元)的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江蘇昆山落成投產。是星巴克在海外最大的生產性戰略投資,也是星巴克全球最綠色節能的生產基地,產業園的落成標志著星巴克中國在全球各市場內率先實現“從生豆到咖啡”垂直產業鏈的規模化整合。憑借在節能、降碳、廢棄物處理和伙伴(員工)關懷等各方面的卓越表現,該園區一舉包攬LEED鉑金認證、WELL鉑金認證、中國綠色建筑三星的權威認證,運用遠景“綜合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產業園實現了100%使用綠色電力,每年減碳量相當于80萬棵咖啡樹的碳吸收量。
•高效節能烘焙及
余熱回收技術,比傳統方式減少30%以上碳排放;
•2.6萬平方米太陽能光伏板,覆蓋CIP日常用電量超過25%;
•園區每年可節約超過17000立方米水,約相當于7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的水量;辦公樓和體驗中心內面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超過40%為可回收再利用材料;
•園區物流中心通過無紙化運營,每年可節省29噸用紙,相當于約500棵樹;通過現場處理與場外回收,每年可實現最高90%的廢棄物循環利用,并力爭在未來實現零廢棄物排放;
•星巴克中國持續優化全國供應鏈及物流配送網絡,推進低碳運輸轉型。目前星巴克昆山、杭州等配送中心均已啟用電動貨車。
智慧綠色門店

星巴克始終致力于營造溫馨舒適的“第三空間”,并不斷拓展第三空間的綠色可持續邊界。2021年起,星巴克在中國開展并持續優化“綠色門店認證體系”,以8大可持續準則、25項細化指標為框架,結合第三方權威認證,確保從設計、施工到日常運營的全流程綠色化。目前,全國已有2100家星巴克門店獲得綠色門店認證,并100%采用綠證電力。依托遠景“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與“智能網關One-Box”,全國超過7500家門店內的空調、濾水、照明、空氣質量等7大系統20多個設備,全部接入了智能物聯網,實現對各類數據的實時追蹤,根據不同門店類型和不同時段的運營特點,提供節能、降碳、提效的優化方案。
在產品層面,星巴克中國引入燕麥奶、巴旦木杏仁奶等植物基膳食,在豐富顧客選擇的同時有效降低星巴克價值鏈的碳排放量。包裝環節則遵循“減量、重復使用、回收”原則:
•重復使用及回收:星巴克在全國所有門店為自帶杯的顧客提供 4 元優惠。自 2021 年開始,星巴克中國研發推出食品級樹脂冷飲店用杯,供應所有內地門店。早在 2022 年,即將所有熱飲杯蓋升級為 PP 材質;在 2023 年,將所有冷飲品嘗杯升級為 PET 材質;同時,強化消費后回收材料的使用,如在 2021-2022 年,已在節日禮品包裝(如網兜袋、裝飾繩等)使用再生塑料(rPET)。
即飲星光十周年,全面展示本土產業鏈布局

深耕第三空間咖啡體驗的同時,星巴克中國也推動著即飲業務的本土化發展。這一業務板塊已成為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又一增長引擎。進入中國市場十周年之際,星巴克即飲業務也首次亮相鏈博會,全面展示從創新、采購、生產到分銷的本地化產業鏈布局。
自2016年引入首款即飲產品以來,星巴克始終以中國消費者需求為驅動,在中國市場構建起了涵蓋8大系列的多元化即飲咖啡矩陣,全部產品來自本土孵化與生產。在新品迭出的成果背后,星巴克即飲深深扎根中國,以貫穿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本地化運營支持起高效卓越的市場響應能力:
•本土采購:在即飲茶咖產品中精選廣西橫州特級七窨茉莉花茶、福建安溪特級鐵觀音烏龍茶等真正的中國風味,即飲產品包裝也在中國實現100%采購與加工。
•本土生產:在蘇州、廣州、天津三地布局有生產線,滿足未來5年的生產需求。
•本土分銷:線下分銷覆蓋全國1300余縣域、銷售點將于2025年擴展至55萬個,線上積極拓展天貓、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以豐富購買渠道。
與此同時,星巴克即飲通過拓展多樣化的易回收材料、減少原生塑料使用、推進綠色生產等途徑,積極攜手中國產業鏈伙伴,共同構建綠色供應的產業生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本文系星巴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