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的印發,以及多地美麗城市建設相關文件的出臺,為城市環保產業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這項政策旨在推動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其中加強城市生態環境治理是重要內容,包括推動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全覆蓋、推動工業廢水、余熱、固廢協同處置全覆蓋、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處置、深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等多個方面。
一、環保各細分領域的發展機遇
1. 污水處理與管網建設
管網全覆蓋成為重點:《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全覆蓋”。這預示著未來幾年,污水管網的建設、改造和維護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需求。政策要求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3% 以上。
“廠網一體”模式深化:政策鼓勵建立“廠網一體”的長效運維機制。這意味著過去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分開建設、管理的模式將逐步轉向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有利于提高運營效率,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帶來更多的綜合性項目機會。
智慧化運維是趨勢: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AI技術實現管網的智能監測、預警和運維,及時發現漏損、堵塞等問題,提升管網運行效能,這為相關的智能傳感器、軟件平臺和運維服務企業打開了市場。
2. 建筑垃圾處理
資源化利用加速推進:《意見》明確要求“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處置”。我國城市建筑垃圾年產生量高達20多億噸,目標到202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平均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0% 以上。這將直接帶動建筑垃圾破碎、
分選設備制造、資源化再生品(如再生建材)生產以及相關運營服務的需求。
“無廢城市”建設驅動:建筑垃圾治理是“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也在積極實踐,例如宜賓市通過創新“再生建材認證”制度,使得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9.25%。
3. 垃圾分類與資源循環
兩網融合深化:《意見》提出“推動分類網點與
再生資源回收網點銜接融合”(即“兩網融合”)。這要求構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回收體系,對于智能回收設備、垃圾分類服務、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和后端資源化利用技術都是利好。
資源循環產業迎來戰略機遇: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第98家央企正式掛牌,標志著國家在資源循環領域邁出體系化布局的重要一步。國家“兩新”政策(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也推動循環經濟走向高潮,預計到2025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5萬億元。
4. 空氣凈化與協同治理
工業園區協同處置:《意見》強調“建立工業園區集中供能體系,推動廢水、余熱、固廢協同處置全覆蓋”。這要求園區內部實現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和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為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環保企業帶來機會。
大氣污染物協同減排:政策要求“推動重點城市及周邊區域大氣污染物協同減排,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這意味著大氣治理將從單一的污染物控制轉向多污染物、多污染源的協同控制,包括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噪聲污染、餐飲油煙治理等。
5. 環衛服務升級
一體化綜合服務需求提升:雖然《意見》中未直接提及環衛,但垃圾分類的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推進以及城市整體環境品質提升的要求,必然會推動環衛作業標準的提高和市場空間的擴大。環衛服務將更加傾向于“一體化”綜合服務模式,將清掃保潔、垃圾收運、公廁管理等進行整合。
二、為對城市環保產業未來發展的意義
1. 推動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系列政策不再僅僅關注環保設施的處理規模,更強調運行的效能、資源化的水平和系統性的解決方案。例如,污水治理強調“廠網一體”和收集效能,垃圾治理強調資源化利用率。這將倒逼環保企業不斷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從“粗放式”增長走向“精細化”運營。
2. 催生綜合化、一體化的環境服務需求:政策強調系統治理和協同處置(如工業園區的協同處置、廠網一體化),這意味著單個項目或設備的采購將逐漸減少,而對能夠提供規劃、投資、建設、運營全過程、多要素整合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商的需求將大幅增加。這將促使環保企業提升整合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3.
智慧環保將成為核心增長極: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環保深度融合是必然趨勢。政策驅動的管網智能化、垃圾分類智能化、環境監測精細化等,將使得智慧環保(例如智慧水務、智慧環衛、環境大數據平臺等)成為行業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
4. 為技術創新和國產替代提供廣闊空間:政策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技術支撐。無論是污水管網的高效監測與修復技術、建筑垃圾的高值化資源利用技術,還是多污染物的協同治理技術,都存在巨大的創新空間。這將激勵環保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并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5. 深化商業模式的創新與融資渠道的多元化:《意見》提出“創新財政金融政策工具,吸引和規范社會資金參與,穩慎推進公用事業價格改革”。這意味著環保項目將更多地依賴市場化的融資手段,如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綠色債券、專項債等。同時,“按效付費”機制將更普及,促使企業更加關注項目的長期環境效益和運營質量。
三、總結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及相關政策的出臺,為城市環保產業帶來了系統性、結構性的機遇。它推動環保產業從過去的“單點治理”走向“系統治理”,從“規模驅動”走向“質量驅動”,從“工程建設”走向“環境服務”與“價值創造”。
對于環保企業而言,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技術創新能力以及智能化運營能力。而對于投資者和相關從業者來說,污水管網提質增效、建筑垃圾資源化、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兩網融合”、工業園區協同治理以及智慧環保等領域,都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本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