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建)公告稱,公司分拆子公司中電建
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電建新能)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事項迎來新進展:9月11日,電建新能收到通知,上海證券交易所依據相關規定對電建新能源報送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申請報告及相關申請文件進行了核對,
認為該項申請文件齊備,符合法定形式,決定予以受理并依法進行審核。
圖源:中國電建公告
招股書顯示,電建新能成立于2004年,主營業務為中國境內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投資、運營和管理,主要產品為電力。公司全力開拓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業務,主要資產已遍布國內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電站的分布覆蓋風光資源豐沛區域和消納優勢區域。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電建新能控股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為2124.61萬千瓦,包括風力發電項目989.09萬千瓦,太陽能發電項目1135.52萬千瓦;整體占全國市場份額為1.43%,居于行業前列,其中風力發電項目占全國市場份額為1.85%,太陽能發電項目占全國市場份額為1.20%。
電建新能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為32.16%。
此次IPO,電建新能計劃募集資金約90億元,主要將投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
圖源:電建新能招股書
業績方面,2022年-2025年前3月,電建新能分別實現營收83.82億元、87.28億元、98.10億元、26.61億元;歸母凈利潤17.68億元、23.29億元、25.89億元、5.11億元。其中,太陽能發電業務分別實現營收12.4億元、15.91億元、28.21億元、7.5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15.47%、18.35%、28.94%、28.38%。
人員方面,2023年電建新能員工為2519人。2023年,公司在人均創收上,為346.50萬元;在人均創利上,為99.35萬元。
本次分拆完成后,中國電建將繼續立足大基建,聚焦“水、能、砂、城、數”核心主業,集成投建營一體化,推進全球化發展,在工程領域為全球客戶提供投融資、規劃設計、施工承包、裝備制造、管理運營全產業鏈一體化集成服務、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電建新能源將堅持中國電建旗下從事中國境內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項目開發、投資、運營和管理業務的唯一平臺業務定位不動搖,借助資本市場力量迅速增強自身資本實力,把握行業發展機遇,提高市場競爭力,擴大業務布局,扎穩高質量發展根基,進而促使中國電建未來整體盈利水平顯著提高。
申明:本站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環保在線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如有錯漏請以中國證監會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體為準,本站不對因該資料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引致的盈虧承擔任何責任。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