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網站消息,9月17日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特區立法會發表任期內第四份施政報告——《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下稱《施政報告》),主題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指出,今年的施政報告圍繞兩大主軸,即經濟和民生,將在鞏固金融、法律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包括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科技、
新能源、AI與數據科學等,以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增加人員收入,提升經濟效益。
李家超表示,香港致力于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新能源產業將發揮關鍵作用。一方面,
建設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產業鏈;另一方面,在28個氫能源試驗項目的基礎上,將制訂氫能標準認證,在港島及九龍設立公眾加氫設施,推動更多試驗項目落地,并
與廣東省共同建設氫能灣區走廊。此外,政府正推動
全港首間大型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環保園啟用。本地退役電池將轉化為再生黑粉供應內地和周邊地區,促進電動車電池回收產業發展。屆時,香港本地的退役電池將轉化為再生黑粉,供應內地和周邊地區,促進電動車電池回收產業發展。
針對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產業發展,李家超認為,香港具備科研、資金、數據、人才的優勢,并有豐富應用場景,有望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政府會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以“加強基建,推動應用導向”為策略,在重視防范安全風險的意識下,推進AI+發展,促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
資料來源:新華網、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綜合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