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吳江汾湖法庭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及4件典型案事例,系統通報法庭掛牌兩年來守護示范區“生態綠色”底色的司法實踐。
《白皮書》顯示,2023年8月獲省高院批復集中管轄環資案件以來,示范區吳江汾湖法庭重拳治污,打好污染防治主動仗,依法嚴懲環境污染犯罪,支持行政機關對生態破壞行為實施處罰,堅持對環境資源違法和犯罪行為“全要素、各環節、全鏈條”的懲治與預防,用制度剛性、法治硬度守護生態環境,厚植示范區綠色優勢。兩年來,共受理各類環資案件147件,審結144件,案件涉及污染環境治理、打擊非法捕撈、野生動物保護、固廢處置等多個領域。
示范區吳江汾湖法庭還堅持“懲治+修復”雙輪驅動。堅持將生態功能修復擺在重要位置,構建“案件審理+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司法保護體系。目前,在省高院、蘇州中院、南京中院環資法庭支持下,聯合設立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及宣教基地,與青浦法院、嘉善法院聯合設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生態環境司法協同保護基地,在同里國家濕地公園設立首個生態公益林,啟動鳥類棲息地質量提升項目、稻田排水快速攔截凈化項目,切實提升了環資審判司法修復性機制的實際效果。
在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中,充分考慮生態要素的流動性,將生態損害賠償金,判決用于當地受災樹木生態修復項目使用。在另一起案發在太湖水域的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中,與漁政部門合作,使被告人以“太湖環保宣傳員”身份參與岸線巡查、增殖放流、法規宣傳、清理違規網具等工作,折抵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
司法保護半徑不斷延伸。兩年來,示范區吳江汾湖法庭先后將審判活動搬至同里濕地公園、太浦河邊、長漾里、太湖蘇州灣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組織開展巡回審判,庭后進行釋法說理,將“庭審現場”轉化為“普法課堂”,促進實現“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聯合吳江區檢察院、吳江生態環境局,向轄區內130余家紡織、機械、化工等領域的重點排污企業開展“法治服務進企業 綠色生產助發展”專題普法宣傳活動,通過權威解讀、案例警示與深度交流,為企業送上普法套餐。
與此同時,示范區吳江汾湖法庭還深化區域聯動,筑牢綠色生態法治屏障。聯合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浙江省嘉善縣人民法院共簽多項協議,統一裁判尺度,凝聚司法合力,打造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跨域協作樣本。(來源:蘇州市生態環境局)
原標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吳江汾湖法庭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發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